露筋祠

乌鸟既能伤义士,蚊虻何苦碎贞肌。

由来天道本无定,谁使昆虫必有知。

画壁几残春社雨,灵风时满夜归旗。

烟波一望三千里,长在湘江洛水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露筋祠》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比乌鸟与蚊虻的行为,探讨了自然法则与生命智慧的主题。诗中以乌鸟对义士的哀伤和蚊虻对贞洁的破坏为引子,提出“由来天道本无定”的观点,暗示自然界中的道德评判并非绝对,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接着,诗人描绘了祠堂内外的景象:“画壁几残春社雨,灵风时满夜归旗。”春雨润泽着祠堂的壁画,夜晚的微风吹动着归来的旗帜,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含了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哲理。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风雨变幻中,祠堂依然屹立,象征着某种永恒的价值或精神。

最后,“烟波一望三千里,长在湘江洛水湄。”这两句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辽阔的水域,仿佛是生命的广阔舞台。湘江与洛水作为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河流,这里被用来象征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传承。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露筋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历史和道德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冯刑部索书册

躬耕既喜陪明主,列宴兼荣享大庖。

苍帝青阳临左个,朱犁黄犊引南郊。

筵前瓮盎归馀沥,马后蹄肩带割肴。

笑语细君将母好,不劳谐谑自为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送啸上人之五台

白下珠林最有名,忽来燕赵作游僧。

春风大众迷花雨,夜壑孤藤看佛灯。

巳办一瓢相伴去,其如多病不能兴。

归来只洗双荷叶,听学文殊演上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集李侯宅得钟字

侯家帘幕夜重重,醉客觞繁断禁钟。

赐果自鲜冰后色,罂鹅直贱丈前醲。

月斜苑树寒孤鹊,字暗番经集万蜂。

尚有御缄看未得,何时重许拆双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余兴国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见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