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过故居》是元代诗人伯颜(字子中)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故园荒凉、物是人非的凄美画面。
首联“白头归故里,荒草没柴门”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年老归乡的情景,白发苍苍的他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却发现曾经熟悉的柴门已被荒草淹没,透露出一种沧桑与落寞之感。
颔联“乡旧仍相见,儿童且不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与故乡的旧物再次相遇,但那些曾经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却已不在人世,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颈联“忠清千古事,骨肉一家魂”转而抒发对历史与亲情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岁月更迭,忠贞清廉的品德和家族血脉的联系将永远铭记在心,体现了他对道德品质和家庭纽带的珍视。
尾联“痛哭松楸下,云愁白日昏”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收束全诗。在松树和楸树下,诗人痛哭流涕,天空仿佛也为之愁云密布,白日也显得昏暗无光,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过故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道德与亲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