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历史沧桑与人文情怀。
首联“舣棹沧洲外,行行入故城”,开篇即以“舣棹”(停船靠岸)的动作,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随后步入“故城”,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探索。
颔联“楼台空旧迹,门巷半新名”,通过“空旧迹”与“半新名”的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繁华的楼台已成遗迹,而门巷中则新旧更迭,透露出历史变迁的痕迹。
颈联“盛学谁从说,明身只自惊”,将笔触转向内心的思考。面对过去的知识与学问,如今似乎无人能述说,只有自己在心中感到震撼,体现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
尾联“惟看徐孺子,千古有馀清”,以古代贤士徐孺子为例,赞颂其高尚品格的永恒价值。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人物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憧憬,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