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式古

白云飞处见层巅,回首风樯去若仙。

旧隐已锄三径菊,新吟聊愬一囊钱。

春归沂水还相乐,秋到盱江盛有年。

更着綵衣歌且舞,高堂侍沥奉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看见层层山峰,回头望去,风中的船帆像仙人一样离去。
过去的隐居之地已经清除小路,菊花盛开,新的诗篇用囊中仅有的钱财聊以抒发。
春天来到沂水,我们依旧共享欢乐,秋天到来,盱江丰收丰富。
身着彩衣,边歌边舞,我将在高堂之上,恭敬地侍奉长辈,陪伴他们度过欢乐时光。

注释

层巅:层层叠叠的山峰。
风樯:风中的船帆。
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处。
三径菊:指隐士的小路旁盛开的菊花。
一囊钱:指诗人囊中仅有的钱财。
沂水:古代河流名,这里代指美好的地方。
盱江:古代河流名,这里指丰收之地。
綵衣:彩色的衣服。
高堂:尊贵的长辈居住的地方。
侍沥:恭敬地侍奉。
周旋:应酬,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状态。开篇“白云飞处见层巅,回首风樯去若仙”两句,以白云和风筝设定景象,表达了词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获得心灵的超脱和自由。

接着,“旧隐已锄三径菊,新吟聊愬一囊钱”两句,则透露出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与适应。旧日的隐居生活已经被打破,而现在只能通过吟咏诗词来获得微薄的收入。

“春归沂水还相乐,秋到盱江盛有年”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四季更替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悦。春天回到沂水之滨,秋天抵达盱江,都能感受到季节带来的快乐。

最后,“更着綵衣歌且舞,高堂侍沥奉周旋”两句,则是词人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仍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热情与活力。穿上华丽的衣服,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在高堂之上,以侍女为伴,与周围的人共同享受这种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流露出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与艺术追求。通过对比和对照,词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程德远二首(其二)

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

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

灯烬何明灭,蛩声静应酬。

十年为客梦,应不负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程德远二首(其一)

寓问发函旧,论交倾盖新。

几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尘。

禦侮烦骁将,扶颠倚大臣。

相逢更可恨,对酒漉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董令升舍人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董令升舍人梦中得句

早晚天书下紫泥,如今人物擅三齐。

才华好自銮坡进,诗思休从蝶梦迷。

深院日迟黄鸟啭,长桥风软绿杨低。

春容不用相撩拨,老去心情似木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