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德远二首(其一)

寓问发函旧,论交倾盖新。

几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尘。

禦侮烦骁将,扶颠倚大臣。

相逢更可恨,对酒漉陶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怀念往昔书信往来,今日初次相见如故人。
多年以来仰慕你的文采,今日有幸能接近你的风采。
抵御外敌需勇猛将领,国家危难时倚赖重臣。
遗憾的是我们相遇太迟,举杯对饮时擦拭泪巾。

注释

寓问:怀念。
发函:书信往来。
旧:过去。
论交:初次相见。
倾盖:如同故人。
瞻:仰望。
翰墨:文采。
侍:接近。
光尘:风采。
禦侮:抵御外敌。
烦:需要。
骁将:勇猛将领。
扶颠:支撑危局。
倚:依赖。
更:更加。
恨:遗憾。
漉:擦拭。
陶巾:泪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程德远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寓问发函旧,论交倾盖新。"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通过书信往来保持旧友情谊,同时也在探讨如何结识新的朋友。这不仅体现了古人重视书信交流的情感联络,更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交网络的扩展和维护。

"几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尘。" 这两句则写出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与现在处境的对比。"瞻翰墨"意味着长久地凝视着书信里的墨迹,而"侍光尘"则是说诗人如今侍奉着皇上的荣耀和尘世的繁华。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由书卷到朝堂的心路历程。

"禦侮烦骁将,扶颠倚大臣。" 这两句写的是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以及依附于权贵之人的艰难处境。"禦侮"指的是皇帝的恩宠不再,而"烦骁将"则是那些在朝堂上为了权力而忙碌的人。"扶颠倚大臣"则形象地表达了依附于权贵以求生存的无奈。

"相逢更可恨,对酒漉陶巾。"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感。在这繁华背后的权谋和无常中,即便是偶尔相遇,也只能在酒桌上暂时忘却烦恼。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世间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董令升舍人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董令升舍人梦中得句

早晚天书下紫泥,如今人物擅三齐。

才华好自銮坡进,诗思休从蝶梦迷。

深院日迟黄鸟啭,长桥风软绿杨低。

春容不用相撩拨,老去心情似木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鲁如晦春日过定远山口

雨足塍塍水,春晴处处花。

畏涂双只堠,荒戍两三家。

心折朝鸣鹿,魂惊暮集鸦。

想君行役苦,愁蹙不成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窦又勇秋日见访阻雨见赠

风雨萧萧暮不休,顿添寒色送穷秋。

已荒深院菊犹在,欲去短亭人强留。

千里书迟空噪鹊,四邻砧乱混鸣鸠。

相逢棋战宜终日,卧稻从他烂不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