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仙人引走笔遣怀

终南据形胜,隐沦共墟里。

中有千年不死之真人,鹤发垂垂过两耳。

门无徵车道长存,平生懒到咸阳市。

青山有主百灵护,竹杖通灵山鬼妒。

化作苍龙乘海云,巨鲸伏鬣洪涛驻。

惊回任公钓,触倒扶桑树。

力穷万里知所归,掉头西秦灵复聚。

老夫神变物相因,内蕴不关天地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终南山的仙人的形象,充满了奇幻与超脱的意境。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先,诗中提到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优越,是隐士们共同居住的地方。仙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头发已经垂至两耳,显示了其长寿与超然的境界。他门前没有征召的道路,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一生未曾涉足咸阳市,表明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接着,诗人描述了仙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青山为他所有,百灵鸟守护着这片净土,竹杖甚至能通灵,令山鬼嫉妒。仙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化身为苍龙,乘风破浪,遨游于大海之上。巨鲸被他的力量所震慑,洪涛也为之驻足。他甚至能够使任公子的钓鱼竿震惊,触动了太阳神扶桑树。尽管力量强大,仙人却深知自己的归宿在于西秦,灵性再次聚集于此。

最后,诗人表达了仙人内心的转变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他的精神变化源于内在的修炼,与天地之间并无直接关联,而是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铜雀台吊古歌

龙飞白水承火德,千里草青汉家厄。

曹瞒秉钺剪群雄,独据中原此尽力。

盖棺一缩九州心,西陵日暮愁云色。

地荒铜雀空莓苔,世变铜驼秪荆棘。

乱机相仍天有知,长风忽来正叹息。

歌舞尚多身后情,玉颜惨淡雕栏侧。

断肠雨泪洒衡漳,呜咽至今流不极。

流不极,悠悠复悠悠,那见翠华耽宴游。

胜景无穷乐有限,建安人去浮烟收。

讵知千载邺下客,不教寂寞河山秋。

却忆腾蛇乘雾翻自谓,松楸直上俨豪气。

形式: 古风

古怨

阿郎别家春草短,莲叶又欹清霜满。

朱栏拂云江上楼,玉娘纤手弄鹅管。

奇调能令烟水白,寂寞芙蓉失颜色。

老龙惊动脱明珠,遽走团光留不得。

宁思河北邯郸路,门前旧种垂杨树。

花飞恨不到天涯,倦鸟安栖共朝暮。

形式: 古风

赋得买丝绣作平原君寄山中故友

登台北瞻此何世,漫嗟寥落依松桂。

英雄有待岂徒老,泽龙神变随巨细。

黄金买丝秣陵市,好绣平原赵公子。

想像当年下士心,烟薰古色宛相似。

万丝无迹天巧成,吴姬亦知豪侠名。

身后宁复谈纵横,野云聚散犹秦兵。

异代重之独长吉,下帘焚香共一室。

形式: 古风

示秣陵王卜者长歌

杖藜来自建业城,何术遂有江湖名。

邺中共讶严君平,心悬日月照万里,西向玄圃东蓬瀛。

几言入微谁复精,历窥千山蚁穴殊分明,众流不混浊与清。

剖鱼得子信无数,能辨孰为龙兮孰为鲸。

龙施霖雨鲸翻海,世间灵异由天成。

忆昔梁园初识面,下帘对客谈贵贱。

一谈贵人文凤来,梧桐正花彩云见。

又谈穷苦水塞河,鹭鸶俛首冒霜霰。

野夫问命却不同,上指老鹤仍飞九霄遍。

谓我八十馀年可到否,讵学渭川垂钓叟。

圣代疏慵无所系,花下徵歌时进酒。

慎勿太洁且尘垢,高士传中何必有。

壮年排难不畏人,而今世路好缄口。

京西山水昔游处,昨宵梦掇湖中藕。

还拟蓟门走马摇丝鞭,紫氛碧霞浩相连。

山灵暗护鬼物遁,岸帻醉呼身似颠。

无限精华方寸贮,尔露天机何见许。

白头不死更探奇,望望安期空枣树。

传书道来竟不来,月出深松独延伫。

百岁凡骨草同枯,神追扬马越徐庾。

王生之言起予兴,说与香山旧禅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