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书记

远驭夷涂迈牧之,三霜道路饱驱驰。

和风俯趁春迎仗,落月回思夜入帷。

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

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扆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远行异域超越牧之,历经三冬寒霜长途跋涉。
春风轻拂,如同迎接仪仗,夜晚月亮映照,思绪回归帷帐。
我深感自己才能不足,无法以佳作显扬,但仍有新诗可供表达。
时局艰难,年事已高的边臣,向朝廷进言,希望能得到君主的理解。

注释

夷涂:异域、远方。
牧之:指前人牧之,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牧。
三霜:三个冬季。
驱驰:奔波劳顿。
和风:温暖的春风。
春迎仗:如同迎接春天的仪仗队。
落月:下落的月亮。
帷:帷帐,指室内。
荐衡:推荐自己的才能。
好表:出色的表率或作品。
新诗:新的诗歌。
岁艰:时局艰难。
棘:比喻困难。
边臣:边境官员。
黼扆:古代帝王的屏风,这里代指皇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送戴书记》,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一幅秋天远行的画面。

开篇“远驭夷涂迈牧之”,以骑马行进在未被足迹踏实的泥泞道路上,形象地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和心境。“三霜道路饱驱驰”则通过霜降三次、路途宽广无边的描写,增强了行旅之艰辛与孤寂。

接着,“和风俯趁春迎仗”,诗人借助温柔的春风和低垂的柳枝,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朋友即将远去的不舍。夜幕降临,“落月回思夜入帷”则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长的夜晚情境,诗人在月光下回忆往事,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才华不足以与朋友相比,但仍然愿意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最后,“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扆知”则透露出时代的艰难和个人的无力,同时也强调了即便是在困顿中,也要坚持向往光明的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重庆阃治十咏(其七)友石

卓尔有所立,俨然即之温。

他疑攻玉异,交谊断金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挽蜀帅赵侍郎(其二)

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

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

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桂林宴提刑乐语口号

鹭洲鸳渚久相知,弭节开藩并此时。

越俎况当交使事,举觞何惜话心期。

欣逢桂子三秋候,细和梅花万里诗。

指日骖鸾天上去,倚看接武步丹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望九华

犹记午桥边,曾吟太华莲。

浮生春梦耳,山色故人然。

翠滴层峦雨,青横一抹烟。

何时身此境,濯我以清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