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时南北地,今复过东山。
未遂登临愿,终身负恧颜。
这首诗名为《东阿县望东山》,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的向往与未能亲登的遗憾之情。
“多时南北地,今复过东山。” 开篇两句,诗人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描绘了自己长久以来对东山的思念与渴望。南北地,泛指不同地域,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今复过东山”则点明了诗人再次经过东山,但并非为了欣赏,而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
“未遂登临愿,终身负恧颜。” 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未能如愿登临东山的遗憾与自责。登临愿望未遂,让诗人感到愧疚,这种情感深沉而内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极度渴望以及未能实现这一愿望的失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未能达成心愿的遗憾与自省,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溪源何处发,流水下瑶天。
未到庐山下,先观瀑布泉。
汨罗屈原苦,首阳伯夷饥。
我欲戒孤愤,不与借阶梯。
绿水青山里,禅关锁白云。
胡麻流碧涧,瑶草吐奇芬。
古柏枯无用,长沙虚有闻。
若非亲目击,何以报慇勤。
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
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
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