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有未尽再题二律

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

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

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

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

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

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

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张百熙所作的"意有未尽再题二律"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先贤才子的敬仰以及对其生平遭遇的感慨。首联"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赞扬了诗人的非凡才华和先皇的慧眼识英,但同时也揭示了他晚年因政治波折而流放到岭南的不幸。

颔联"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岭南的艰难岁月,尽管身处偏远,却仍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颈联"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通过描述诗人校订地方文献和月下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尾联"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如愿留在朝廷供职的遗憾,但也对能在殿西廊供奉有所安慰,认为能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也是一种价值。

最后两联"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高度评价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认为他的诗歌足以让异族之人也感到敬佩。"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则暗含对诗人因改革争议而被牵连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公正的追求。

收录诗词(24)

张百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园画马为翁尚书题

天不见房星化马如化龙,地不闻渥洼产马成青骢。

腥■六合尽泥滓,谁与汗血收奇功。

咄哉何处得此种,意态雄奇声价重。

轩然神力扫驽骀,似恐驰驱忧驾覂。

南园画笔迥绝伦,此马一出真空群。

想当奇气发胸臆,泼墨淋漓如有神。

意匠经营工画骨,曶霍精灵下云物。

径思揽骏籋昆仑,伫盼成龙蹴溟渤。

豪情壮志不可偿,风尘万里天苍茫。

沙寒草衰苜蓿短,但见凡马多肉夸腾骧。

监牧天闲有专政,御马深期知马性。

骊黄牝牡亦何有,要豢长材成上乘。

黄金骑,绿玉螭,绝足不假劳鞭笞。

识途之效古所重,发纵指示今其时。

按图低徊求画意,闻道人中有骐骥。

形式: 古风

骖鸾

骖鸾自何年,祠宇犹空山。

春雨洗丹灶,秋星炯瑶坛。

窈窕帝子灵,月影时姗姗。

烟岫晕螺黛,风泉鸣佩环。

仙境閟岩阿,神光日斓斓。

荒碑字明灭,遗迹萧梁间。

缥缈散花天,凡骨无由攀。

空阶草色晚,邃殿松阴寒。

不见蓬莱宫,但见飞鸟还。

谁能测元邈,灵妙倾人寰。

形式: 古风

汉平津侯镜歌

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

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

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

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

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

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

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

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形式: 古风

春雨(其一)

侧侧微风澹澹烟,彻宵疏雨总堪怜。

一春况味如中酒,三月轻寒未卸绵。

里巷时光祈麦处,山棚生计焙茶天。

绿阴如幄花如雾,争遣诗人不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