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渊明把菊图

渊明磊落人,饮酒非其意。

宁愁乡里儿,沉湎聊避世。

寄奴熊虎姿,殷刘亦蜉蚁。

黄菊无世情,萧条见高寄。

可怜岩壑笔,睹此丹青士。

柴桑忆昔游,清风在山寺。

知心惟远公,颓唐任我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名为《再题渊明把菊图》。彭孙贻以描绘人物情感与内心世界见长,此诗通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诗中首先提到“渊明磊落人”,点出陶渊明性格的坦荡与高尚。接着,“饮酒非其意”一句,揭示了陶渊明饮酒并非为了寻求酒醉的快感,而是借酒消愁,逃避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宁愁乡里儿,沉湎聊避世”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选择隐居的原因,即为了摆脱乡里人的误解和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另一位英雄人物刘裕(小名寄奴),以其“熊虎姿”形容其勇猛与雄才大略,与陶渊明的隐逸形成对比。通过“殷刘亦蜉蚁”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刘裕在陶渊明眼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突出了陶渊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黄菊无世情,萧条见高寄”两句,诗人借黄菊象征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即使在萧瑟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不为世俗所动。这里不仅赞美了陶渊明的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可怜岩壑笔,睹此丹青士”两句,诗人感慨于陶渊明的画笔如同岩壑般深邃,能够捕捉到自然与内心的真谛,而自己只能通过这幅把菊图来领略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通过“柴桑忆昔游,清风在山寺”回忆陶渊明曾在柴桑的游历,以及“知心惟远公,颓唐任我醉”表达出对陶渊明好友慧远法师的深厚友情,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午眠听雨骏孙挈子玉至因与从子脩远对弈呼童烹泉坐观竟日

饱食万虑灭,冥心游六宇。

叩门见二屦,惊散半床雨。

呼童烹新茶,浓绿映泼乳。

诸君兴有以,对局无宾主。

毕膊夹檐霤,落子声可数。

久无胜物心,累月枰挂柱。

隅座揽弈者,色若贪欲取。

旁观为动容,一笑决嬴羽。

局残炉巳歇,微霁漏窗树。

俗客谈理乱,无言止挥麈。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松月夜窗虚各以一字为韵(其一)

秋气从何来,吹我岩畔松。

所思在天末,道远岂易逢。

耿耿夜不寐,月吐东南峰。

开轩眺前溪,正坠双芙蓉。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松月夜窗虚各以一字为韵(其二)

窗阴松桂寒,起弄松际月。

梦中识故山,苍苍苔露滑。

故人京洛满,玄黄烂篚厥。

西风归去来,白云卧天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松月夜窗虚各以一字为韵(其三)

幽窗若空山,弹琴竟良夜。

清吟谡未歇,风露浩巳泻。

月暗资萤光,馀晖倘可借。

何烦秉烛游,角饮松桧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