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对已故友人王雨时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哀思与追忆,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首句“此别恐无重见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可能再也无法相见的悲痛心情,预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可逆转。接着,“先生出口我心惊”一句,通过友人的言语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谁知梓里旋归后,竟感人琴涕泗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突然想起亡友,心中涌起强烈的悲伤之情,泪水如泉涌出,形象地展现了失去好友后的哀痛与不舍。
“词客离家成旅殡,德门有后步前程。”这里既是对亡友生前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也暗示了友人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后辈中延续,激励着他们前行。
“关情非第亲兼友,小子岐黄正学成。”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亲人和朋友,更是共同学习岐黄之术(中医)的师兄弟。这不仅深化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表达了对亡友在医学领域成就的认可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友的回忆与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