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遰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远远听到茶山上的盛会夜晚举行,珠宝翡翠的装饰和歌声钟声都环绕在身边。
宴席中央划分着两州的边界,灯下大家如同一家人共享春天般的欢乐。
美丽的女子翩翩起舞竞相展示美妙,紫色的笋尖茶各自争鲜斗新。
我只能在北窗下的花季叹气,对着蒲黄酒而病态的我无法入眠。

注释

遥闻:远远地听说。
境会:盛会,集会。
珠翠:珍贵的珠宝,这里指华丽的装饰。
歌钟:歌声和钟声,指宴会的音乐。
盘下:宴席中间。
两州界:两个州的分界线,可能是宴会的一种象征布置。
青娥:年轻的美女。
遰舞:跳舞,翩翩起舞。
紫笋:紫色的嫩竹笋,这里可能指一种名贵的茶。
齐尝:一起品尝。
斗新:竞赛新颖,争奇斗艳。
花时:花开的季节,这里指春天。
蒲黄酒:用蒲黄(一种中药)酿制的酒。
病眠人:生病而不能入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茶山举行的夜宴图景,诗人通过遥远的音响感受到了那种欢乐的氛围。"珠翠歌钟俱绕身"表明了宴会上的华丽和热闹,每个人都像是被珠光宝气所环绕,歌声与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动人的旋律。

"盘下中分两州界"则透露出这场宴会的特殊之处,即它横跨了两个州的边界。这种超越物理空间的欢聚,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心灵上的相聚。而"灯前合作一家春"则表达了一种共同创造美好时光、共享春天喜悦的心情。

"青娥遰舞应争妙"和"紫笋齐尝各斗新"分别描写了女子的优雅舞姿与宴会上佳肴美味的竞相展示,展现了一种高雅与奢华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则是一个转折,诗人在自己的北窗下独酌,感叹着春天的美好,而自己却因病不能参与那些欢乐的聚会,只能用淡黄色的酒来慰藉自己,这种落差与孤独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无法参与时的孤寂和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夜宴惜别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脩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九烛台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欢娱。

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

坐久欲醒还酩酊,夜深初散又踟蹰。

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寄此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亦二年。

剑佩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渔船。

交亲尽在青云上,乡曲都抛白日边。

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茆栽芋种畬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