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二首(其二)

面面秋山拥翠屏,天留三亩著云扃。

迎霜南阜枫林赤,饱雨西村菜甲青。

散策人惊衰后健,浩歌自觉醉中醒。

凌烟冠剑应无尔,布帽裙襦老管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满眼秋山如绿色屏风,大自然赐予我三亩之地藏云深。
南坡枫树林经霜变红,西村蔬菜因雨水而碧绿。
散步时人虽老态龙钟却感到活力焕发,高歌时在醉中却清醒自知。
那些画像上佩戴冠剑的英雄应不会有你,我只愿像老管宁一样穿着布帽裙襦过日子。

注释

面面:到处。
秋山:秋天的山。
翠屏:绿色的屏障。
天留:大自然保留。
云扃:云雾缭绕的地方。
迎霜:迎接霜降。
南阜:南边的山坡。
枫林赤:枫叶变红。
饱雨:雨水充足。
菜甲青:蔬菜新鲜翠绿。
散策:散步。
衰后健:衰老后依然健壮。
浩歌:大声歌唱。
醉中醒:在醉酒中保持清醒。
凌烟:画像入凌烟阁。
冠剑:佩戴冠剑的英雄。
无尔:没有你这样的人。
布帽裙襦:布衣百姓的装扮。
老管宁:指隐居不仕的管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田园画卷。首句“面面秋山拥翠屏”,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连绵起伏的秋山如绿色屏障环抱,展现了山色的秀美。次句“天留三亩著云扃”则暗示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与自然的恩赐。

第三句“迎霜南阜枫林赤”,点明了季节特征,枫叶经霜变红,象征着岁月的更迭和生活的热烈。第四句“饱雨西村菜甲青”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丰收景象,西村的蔬菜因雨水滋润而生机盎然。

第五句“散策人惊衰后健”,诗人通过散步这一动作,表达了在衰老之后依然保持活力的惊喜。第六句“浩歌自觉醉中醒”,则流露出诗人借酒消愁后,内心深处的清醒与豁达。

最后两句“凌烟冠剑应无尔,布帽裙襦老管宁”,诗人以古代贤者管宁自比,虽身处简朴生活,但心境高洁,不慕荣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抒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居二首(其二)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园丁刈霜稻,村女卖秋茶。

缺井磨樵斧,枯桑系钓槎。

客来那用问,此是放翁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幽居二首(其一)

殊方飘泊向谁论,小住僧庐亦所欣。

得饱罢挥求米帖,爱眠新著毁茶文。

摘蔬篮小沾清露,斸药锄轻带湿云。

从此生涯足幽事,宦游虚用半生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幽居书事二首(其二)

安命知天更不疑,幽居最爱早寒时。

手中书堕初酣枕,窗下灯残正剧棋。

鲜鲫每从溪女买,香菰时就钓船炊。

山阴清绝君须记,雪里骑驴未办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居书事二首(其一)

暮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

已因积毁成高卧,更借阳狂护散才。

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

纷纷争夺成何事,白骨生苔但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