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通过对比昔年的艰难与今日的富足,表达了对知足常乐、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哲思。
首句“昔年半菽费忧谋”,描绘了过去艰苦岁月里,生活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每餐都是一半的粮食,让人心生忧虑的情景。这里的“半菽”指的是一半的豆类食物,象征着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
次句“今日千金橐送收”,则转向描述了如今的富足生活,形容财富如同满载的金库,随时可以取出使用。这种转变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命运的改变。
后两句“止足不生清夜想,蝇营直向死前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一句“止足不生清夜想”意味着知足者在夜晚也不会产生对更多财富的渴望,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和平静。第二句“蝇营直向死前休”则以“蝇营”比喻那些为了追求名利而忙碌不已的人,最终却可能在生命的尽头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毫无意义,徒增遗憾。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知足常乐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可能导致的空虚和遗憾的警示。诗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