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一)

南岭过云开紫翠,北江飞雨送凄凉。

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南岭上的云层散去,显露出紫色和翠绿的山色。
北江上空飘落着凄冷的雨,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注释

南岭:南方的山脉。
过:穿过。
云开:云层散开。
紫翠:紫色和翠绿。
北江:北方的河流。
飞雨:飘落的雨。
送:带来。
凄凉:凄冷、悲凉。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梦回:从梦境中返回。
春尽日:春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闭门:关门。
隐几:坐在矮桌旁。
坐烧香:坐着点燃香。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思。"南岭过云开紫翠"一句,以高远的山岭与飘逸的云彩作为背景,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北江飞雨送凄凉"则以急促的雨水和寒冷的气氛,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活动相结合:"酒醒梦回春尽日"一句中,诗人通过饮酒、做梦等方式企图逃避现实,但最终酒醒梦断,只能面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残酷事实。"闭门隐几坐烧香"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超脱,他选择了闭门不出,以一种禅宗式的心境来修身养性,通过焚香以清净心灵。

整首诗中,没有直接的悲欢离合,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活动的精妙描绘,表达了一种淡然处之、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处理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其二)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

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止酒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