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盖仙亭大松示柳道士

系舟古巴江,曳杖真仙亭。

金舆簇画戟,玉几罗翠屏。

堂堂十八公,独立霜中英。

魁然十围大,荫此一盖青。

翘翘云物外,坐阅秋蒂零。

道人依茅栋,蕙帐凄芳馨。

苓龟傥可见,长镵斸青冥。

一食浣我肠,败履插修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觌在巴江畔,探访真仙亭的情景。首句“系舟古巴江,曳杖真仙亭”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朴幽静的环境之中,舟停于古老的巴江,诗人手执竹杖,步入了名为真仙亭的地方。接下来,“金舆簇画戟,玉几罗翠屏”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亭内的豪华景象,仿佛是帝王的行宫,金碧辉煌,装饰精美。

“堂堂十八公,独立霜中英”则转向对亭内人物的描写,这里的“十八公”可能是指亭内十八位高士或仙人,他们独立于霜中,形象高洁,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接着,“魁然十围大,荫此一盖青”描述了一棵巨大的树木,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遮蔽着亭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翘翘云物外,坐阅秋蒂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云雾之外的世界,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见证了秋天的凋零。随后,“道人依茅栋,蕙帐凄芳馨”点出了真正的主角——一位隐居的道人,他居住在简陋的茅屋中,却能从简朴的生活环境中散发出芳香的气息,体现了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

最后,“苓龟傥可见,长镵斸青冥。一食浣我肠,败履插修翎”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提到的“苓龟”可能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而“长镵斸青冥”则是指通过劳动来接近自然,达到心灵的净化。“一食浣我肠,败履插修翎”则意味着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修行,可以洗涤心灵,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修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仙游山九日叹逝二首(其一)

伤心玉案两眉齐,永负黄花九日期。

万里炎州嗟我老,百年青泪向君垂。

俱飞蛱蝶愁看汝,醉把茱萸欲对谁。

独立西风搔短发,一生遗恨一愁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仙游山九日叹逝二首(其二)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

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生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

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达臣议承饷石耳

穷秋客舍风雨凄,破釜生鱼甑有衣。

故侯未种东陵瓜,饿夫欲采西山薇。

岁晚黄精可疗饥,故园万里天一涯。

未辨登山拾瑶草,且复从公茹石芝。

形式: 古风

山行憩田舍老父出迎以黄柑白酒为饷

藜杖扶来雪满簪,谆谆好语意深深。

酒倾白堕杯行玉,橘破黄苞坐饤金。

醉起莫辞田父肘,甘馀须识野人心。

匆匆不尽遮留意,挽袖丁宁更一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