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四)

何处莺啼隔落花,声声吹送玉人家。

君身可有双飞翼,不到红楼却自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莺啼花落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感慨。

首句“何处莺啼隔落花”,以莺啼与落花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莺鸟的啼鸣在花落的背景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却又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次句“声声吹送玉人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愁的情绪。这里的“玉人家”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中的美好家园,但通过“吹送”这一动作,暗示了这种美好只是远在天边,难以触及。莺啼之声,不仅传到了“玉人家”,也传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失落。

后两句“君身可有双飞翼,不到红楼却自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似乎在问自己,是否拥有能够跨越现实限制的力量,去追寻心中的那份美好。然而,“不到红楼却自嗟”一句,又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即使拥有翅膀,也无法到达那座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红楼”。这里的“红楼”,可能代表了诗人心中向往的某种境地,或者是某种难以实现的梦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法实现的遗憾,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五)

日色微红别翠裙,月光才上又逢君。

谁知交甫怀中佩,只是襄王梦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杂咏(其六)

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

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杂咏(其七)

莫愁湖上柳初齐,教妓楼前草欲迷。

九曲明珠穿不得,有君针线作灵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杂咏(其八)

接木移花本有师,花开木长更知谁。

春风却自无情种,就是春风亦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