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伯言、马湘帆、汤海秋、王少鹤四农部,何子贞编修,陈颂南、苏赓堂、朱伯韩三侍御,叠次召余同亨甫为觞宴之乐。九月二十六日,复集蒹葭阁;盖丙申年入都,伯言、湘帆置酒处也。诸君各以诗文见赠,余行有日,辄成七律数章酬别(其八)

相知新旧别如何,击筑当筵共放歌。

月地怒闻金石裂,霜天哀感雁鸿多。

分无宝剑酬燕士,那更悲风渡塞驼。

班马萧萧从此去,暮云迢递阻浑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名为《酬别》之一。全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感慨。

首联“相知新旧别如何,击筑当筵共放歌”,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朋友之间既有新交也有旧识,此刻分别,心中难免复杂。击筑放歌,是古人表达离别之情的传统方式,此处用以渲染离别的氛围。

颔联“月地怒闻金石裂,霜天哀感雁鸿多”,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月夜之下,仿佛金石断裂的声音传遍大地,霜天之中,大雁鸿雁哀鸣,数量众多,以此来象征离别时的悲伤与哀愁。

颈联“分无宝剑酬燕士,那更悲风渡塞驼”,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感激。宝剑酬燕士,典出《史记》,意指以宝剑报答知遇之恩。此处诗人自谦,表示自己无法以宝剑相赠,只能以悲风渡塞驼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尾联“班马萧萧从此去,暮云迢递阻浑河”,以班马(古代官府的马匹)的离去象征着友人的远行,暮云迢递则描绘了远方的景色,浑河则作为地理标志,暗示着离别的距离与障碍。整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81)

姚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狱后,闻今年正月台谏诸公先后上言争台湾事,一时中外作诗著论者甚众,闺阁中亦多感咏。近传台人复有舆论之刻,自非盛朝宽大,何能有此?感成一律

圣主如天宥直臣,四方幽隐各纷陈。

微名讵遂倾中外,国是从来有屈伸。

永夜忧当纾鲁女,故人书尚问吴莼。

朝来紫禁纶言下,道路传呼颂至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谢胡观察赠舟资

蚤岁尝为任侠行,中年犹觉万金轻。

孤寒欲下千人泪,悍将真寻共死盟。

白首天涯时事改,青衫夜半旅魂惊。

归舟得遂乘春水,始见严公赠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目井泉

山下流泉冷沁冰,渫荒开甃涌清澄。

穴通海眼鱼龙沸,波溢田膏雨雾蒸。

茶鼎夜寒分石乳,药镵春煖洗云层。

空潭老叟知谁氏,疑有安禅说偈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