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莹所作,名为《酬别》之一。全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感慨。
首联“相知新旧别如何,击筑当筵共放歌”,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朋友之间既有新交也有旧识,此刻分别,心中难免复杂。击筑放歌,是古人表达离别之情的传统方式,此处用以渲染离别的氛围。
颔联“月地怒闻金石裂,霜天哀感雁鸿多”,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月夜之下,仿佛金石断裂的声音传遍大地,霜天之中,大雁鸿雁哀鸣,数量众多,以此来象征离别时的悲伤与哀愁。
颈联“分无宝剑酬燕士,那更悲风渡塞驼”,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感激。宝剑酬燕士,典出《史记》,意指以宝剑报答知遇之恩。此处诗人自谦,表示自己无法以宝剑相赠,只能以悲风渡塞驼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尾联“班马萧萧从此去,暮云迢递阻浑河”,以班马(古代官府的马匹)的离去象征着友人的远行,暮云迢递则描绘了远方的景色,浑河则作为地理标志,暗示着离别的距离与障碍。整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