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玉阑干,银栊槛,见彤霞和雪。

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

五度护铃频咒,彩幡试剪,此情意、绵绵难讫。

爱花切。却恐嫩蕊浓香,误被他人折。

纵教未折,采摘应残缺。

欲拾零香枕畔,心情凄绝,怪东风、怎任狼藉。

形式: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以“玉阑干,银栊槛”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里花开花落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时光易逝、情感难以言表的感慨。

“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春意盎然,月圆之夜,是诗人记忆中最为美好的时刻,但这种美好却难以持久。“五度护铃频咒,彩幡试剪”,在这样的时刻,诗人或许会祈求神灵保佑,用彩幡装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内心的忧虑与期盼并未因此而减少。

“此情意、绵绵难讫”,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情感的深深眷恋,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情感依然难以割舍。“爱花切。却恐嫩蕊浓香,误被他人折”,诗人对花朵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担心花朵在未完全绽放时就被他人采摘,破坏了这份自然之美。

“纵教未折,采摘应残缺”,即便花朵未被折损,但时间的流逝也会让它们变得残缺不全。“欲拾零香枕畔,心情凄绝”,诗人想要收集这些零散的香气,以慰藉心中的孤独与哀愁。“怪东风、怎任狼藉”,面对东风吹散花瓣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何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此脆弱,不能长久保存。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花开花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难以言说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康有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个人的思绪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年欢.立春日社集灯词,用乙庵韵

斗转珠杓,烟凝彩胜,乾坤佳气重新。

增受泰元神美,节应长春。

万树银花齐发,彻丹霄、升法王轮。

龙衔耀、欢喜人天,催成花雨缤纷。

想见千门月满,照东华香雾,影逐车尘。

道是鳌山故事,虹渚嘉辰。

遥听霓裳法曲,现分明、五色仙云。

凭青鸟、早报司开,来朝捧出黄人。

形式:

水调歌头.和易同年曼农刑部

乾坤何莽苍,傀儡尽登场。

都向邯郸梦里,六尺斗昂藏。

几度莺歌燕舞,更有蝇营狗苟,平白愤苍黄。

五更鸡报晓,子细试思量。牛服箱,箕翕舌,尽荒唐。

切莫拖泥带水,进退两郎当。

待我泰山立脚,更向碧霄着眼,天命本无常。

所思崇令德,努力爱时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大江西上曲.丁亥七月十三日余远游西溟,舟发杨椒坪,谢梧山、居古泉、黄绮云、黄日坡、杨湘舲、胡敬之、曾式如、杨崙西、伍意庄、居秋海送至珠江,率赋留别。仓皇行色,不复按谱求工也

江亭酒醒,听西风一笛,离愁吹起。

已拚乡心抛撇去,禁得桥阑重倚。

戴笠前盟,诛茅后约,洒尽平生泪。

丝丝疏柳,向人还更憔悴。

早分万里关山,吴箫燕筑,萍梗看身世。

何况西溟风雪路,多恐敝裘难理。

潮打裘来,海浮天去,归梦知何际。

苍茫云水,挂帆吾又行矣。

形式:

采桑子.雨夜

天涯听雨无人夜,点滴分明。点滴分明。

不是家园一样声。乡心拚被风吹碎,梦又难成。

梦又难成。蓦忆家园一样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