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照轩

剪木依山巧凿池,已知写影到人稀。

一奁寒玉坐来久,但见双双白鸟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山边巧妙地挖出一个池塘,已经知道这里光影稀少,适合写意。
一块寒冷如玉的镜面,我坐在这里已有一段时间,只看到成双成对的白鸟飞翔。

注释

剪木:砍伐树木。
依山:靠着山势。
巧凿池:精心挖掘池塘。
写影:描绘光影。
人稀:人迹罕至。
奁:古时盛放物品的盒子,此处指池塘水面。
寒玉:形容池水清澈如玉,给人寒冷之感。
坐来久:坐在这里已经很久。
双双:成对的。
白鸟:白色的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雅致的园林景象。"剪木依山巧凿池",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之间的匠心独运,仿佛是艺术家精心雕刻出的园林布局,巧妙地利用地形开凿出池塘。"已知写影到人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湖面倒映着山景,少有人迹,增添了宁静之美。

"一奁寒玉坐来久",将池塘比喻为冰冷的美玉,形象生动,暗示池水清澈如镜,让人感觉仿佛坐在一块寒玉之上,凝视着水面。"但见双双白鸟飞",最后以动态的白鸟飞翔为画面增添生机,与静态的池塘形成对比,动静结合,更显自然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比喻,展现了碧照轩的清幽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释智愚的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端书记赴云城辟命

不游文苑入祇园,刍草风香春正妍。

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韬光室

懒去栽花傍竹篱,旋收岩叶毳寒衣。

不知陆谷几迁变,时见断云相逐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墨竹

毫端不及处,精神殊可掬。

靡靡听谈玄,六月添重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德信西上

出门溪叶乱纷纷,欲去重寻旧主人。

碓下莫辞腰石冷,古菱花绽不干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