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江面没有风浪也没有烟霭迷离;我这楚地客子的相思,就像江流浩渺无际。
夕阳斜照着汉口,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背山的孤城响彻号角,一声声透出凄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注释

夏口:唐鄂州治,今属湖北武汉,在汉水入江处。
汉水自沔阳以下称夏水,故汉水长江汇合处称夏口。
鹦鹉洲:在长江中,正对黄鹤矶。
唐以后渐渐西移,今与汉阳陆地相接。
岳阳:今属湖南,滨临洞庭湖。
中丞:御史中丞的简称,唐常代行御史大夫职务。
汀洲:水中沙洲。
指鹦鹉洲。
楚客:客居楚地之人。
此为诗人自指,也暗指屈原。
渺然:遥远的样子。
汉口:即上夏口。
这里指汉水入口处。
洞庭: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以南。
孤城:指汉阳城。
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树:一作“戍”。
贾谊上书: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
长沙谪去: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谪去,一作“迁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开篇“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两句,设置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忧郁的氛围。汀洲本是水边的小块平地,这里没有波涛,也没有炊烟,给人一种荒凉和寂寞感。楚客指南方来的旅人,他们相思之情在这空旷的景色中变得更加深切和遥远。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两句,则描绘了晚霞下的汉口以及洞庭湖秋水的壮丽景象。夕阳西下,斜指的是太阳的光线已经倾斜,渡鸟则是在这斜阳中飞渡的群鸟。洞庭湖的秋水浩瀚无边,与远方的天空相连,形成了一幅开阔的画面。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气氛。孤城指的是偏僻的边塞之城,背靠着连绵的山岭,在这里可以听到士兵在寒冷的夜晚吹奏军号。而独戍则是守卫在这寂静的江岸上,夜泊船则是停泊在江中的孤独船只。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两句,则引用了历史上的贤相贾谊,他曾为汉室担忧,上书直言朝政之弊。长沙谪去则是说贾谊被流放到长沙,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贾谊遭遇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笔力,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对国家的思念与忧虑。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犹是南州吏,江城又一春。

隔帘湖上月,对酒眼中人。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无心羡荣禄,唯待却垂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陵寄一上人

东山访道成开士,南渡隋阳作本师。

了义惠心能善诱,吴风越俗罢淫祠。

室中时见天人命,物外长悬海岳期。

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

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包尊师山院

卖药曾相识,吹箫此复闻。

杏花谁是主,桂树独留君。

漱玉临丹井,围棋访白云。

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