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竹

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

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形式: 古风

翻译

只要有坚韧不屈的心,哪怕只有两三竿竹子也足够。
龙形的竹子枝干挺直如虬龙的双角,大鲸喷水时可见到它长长的触须。

注释

岁寒心:指在艰难困苦中仍保持坚定的意志。
两三竿:形容数量不多,但足以象征坚韧的精神。
虬腾:形容竹子枝干盘曲有力,像虬龙般飞腾。
双角:比喻竹子的枝干。
鲸喷:以鲸鱼喷水比喻大水柱。
两须长:形容竹叶密集或竹竿修长,像鲸须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景,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高脱俗和坚韧不拔。"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表明即使在严寒的季节,只要有一两竿竹子,也就足以慰藉诗人的心灵。这句话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他内心的坚持和选择。

接下来的"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则是对竹子的形态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虬腾"指的是竹子顶端的嫩尖,像是龙一样生机勃勃地向上伸展;"双角直"可能是指竹叶间的坚硬部分,或许是竹节的形状,显得笔直而有力度;"鲸喷两须长"则形容了竹子顶端嫩叶或枝条,如同鲸鱼喷水一般,生动活泼,又富有生机。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司马光先生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通过竹子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情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双竹诗

上苑通丹禁,脩林绕玉堂。

周阿纡镂槛,并干擢新篁。

萧洒骈瑶甃,连翩拂璧珰。

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晓泊烟华重,晴留雨气凉。

分音成律吕,齐秀待鸾凰。

碧借云霞润,清依日月光。

物情知有谓,天造固无方。

比节群诚合,虚心至道彰。

吾君愈勤德,不敢有嘉祥。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天马歌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

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银鞍玉镫黄金辔,广路长鸣增意气。

富平公子韩王孙,求买倾家不知贵。

芙蓉高阙北向开,金印紫绶从天来。

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

如何弃置归皂栈,踠足垂头困羁绊。

精神惨澹筋骨羸,举目双睛犹璀璨。

伏波马式今已无,子阿肉腐骨久枯。

举世无人相骐骥,憔悴不与驽骀殊。

神兵淬砺精芒在,宝鉴游尘肯终晦。

君今鬋剔被鸣鸾,尚能腾踏昆崙外。

形式: 古风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

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

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

当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其三)呈景仁

剑山中断融为川,清江双流郁回旋。

沟塍阡陌粲如绣,香粳紫芋皆良田。

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

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

猎缨鸣佩走声望,出入金马如云烟。

奈何应辰独壈坎,华发未得离宾筵。

玙璠悬黎已为宝,结绿岂得偏弃捐。

愿君弹冠自重惜,邑人行诵子虚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