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图画亭

夜来残暑鏖西风,秋声摵摵先井桐。

纤云四捲天开容,一碧万里磨青铜。

使君退食新凉逢,厌看凝寝江云浓。

领客欲送孤飞鸿,城隅高亭湿青红。

旷望四野开心胸,前瞻江山胜而雄。

琉璃波光群玉峰,水墨正尔难为工。

天开地辟今古中,此景自若无初终。

天岂为我施新功,我心得之眼相从。

收入几席无遗踪,锦囊得助防诗穷。

向来神秀造化钟,李成郭熙将无同。

强名图画托天公,抚掌一笑浮金钟。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寒意在西风中消散,秋的声音先从梧桐井边传来。
稀疏的云朵四散,天空开阔如洗,万里碧空如打磨过的青铜般明亮。
长官退朝后享受新凉,厌倦了凝视江面浓厚的云层。
他想带客人去高亭,目送孤独的大雁飞翔,城角的亭子被晚霞染红。
放眼望去,开阔的田野开阔心胸,眼前的江山壮丽又雄浑。
湖面如琉璃般波光粼粼,群山如玉,这样的景色难以用画笔描绘。
天地开辟以来,这景色始终如一,仿佛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上天并非只为我创造新奇,我心所感,眼睛所见,皆是如此。
这美景融入诗篇,不留痕迹,锦囊里的诗作因此丰富。
一直以来,大自然的精华都汇聚在这里,李成、郭熙的画技恐怕也难以匹敌。
我将这美景寄托于画作,拍手一笑,如同金钟鸣响。

注释

残暑:夜晚残留的暑热。
西风:秋季的凉风。
摵摵:形容秋声落叶声。
纤云:稀疏的云彩。
磨青铜:形容碧空如镜。
退食:官员退朝后进餐。
凝寝:凝视睡眠时的景象。
孤飞鸿:孤独的大雁。
青红:指晚霞。
旷望:远望。
水墨: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
神秀:形容景色优美。
李成:宋代著名山水画家。
郭熙: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
抚掌:拍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山水画面,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意境的交融。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开阔而深远的景象。

"夜来残暑鏖西风,秋声摵摵先井桐。" 这两句描绘了初秋时节,晚风中还带着夏日的余温,而秋天特有的声音已经悄然出现,树叶间的沙沙之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

"纤云四捲天开容,一碧万里磨青铜。" 这两句则展现了广阔的天空和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云朵轻柔地卷动,天空宽广无垠,而远方山峦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青铜般的色泽。

诗中还融入了人文情怀,如"使君退食新凉逢,厌看凝寝江云浓。" 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风送爽之时,放慢生活步调,享受清凉,观赏外面的江水和云雾。

"领客欲送孤飞鸿,城隅高亭湿青红。"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想要陪伴客人至远方,但因天色渐晚,只能在高耸的亭台上远望,感受着秋意中的寂寞。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收录诗词(3)

王正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作是诗劝为之驾(其二)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日用故事行宴享之礼作是诗劝为之驾(其一)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

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嘉泰二年岁在壬戌正月八日携家还里幕中诸友远来饯别同游乳洞遂为终日之款因成古风一章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

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

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

早知富贵如浮云,三叹归田不能赋。

形式: 古风

题湖山立石

如碑卓水滨,磊落未名闻。

藓駮琼姿出,蜗行篆字分。

器浑犹抱璞,势迥已凌云。

幸免随金锻,宁忧与玉焚。

螭形徒岌岌,鸟迹欠云云。

若使昌黎见,应摛逐鳄文。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