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应金对友人张甫的赠言。诗中表达了对张甫独特个性和高尚品质的赞赏。
首句“此身岂合伴雕虫”,以反问形式表达出诗人对世俗文人生活的不屑,认为自己不应与那些专注于雕琢文字的文人相提并论。接着“落落孤踪靡所同”一句,描绘了张甫独立不群的形象,暗示其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贫不受怜清入骨”一句,赞扬张甫虽身处贫困却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为外界的怜悯所动,展现出其内心的纯净与坚韧。“艺成而下老逾工”则赞美张甫技艺精进,即使年岁增长,技艺反而更加纯熟精湛。
“江南欲觅玄真子,济北曾无黄石公”两句运用典故,将张甫比作古代隐士玄真子和黄石公,进一步强调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非凡的才智。
最后,“高士如君应有待,肯将奇癖问苍穹”表达了对张甫的期待与敬仰,认为像他这样的高士应当得到世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张甫独特个性的理解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甫独特个性和高尚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真正高士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传达出对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