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坎壈如公莫怨天,谪居端是坐无毡。
时来要自有归路,客散不妨频醉眠。
云气久能浮蜃屋,雨声殊未透龟田。
回思风雪围炉夜,何处联裘拥木绵。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和杨聪父闻雨书怀》。诗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淡定从容的心态。
"坎壈如公莫怨天,谪居端是坐无毡。"
这里借用古代圣人坎壈(孔子)的故事,表达了面对困境不怨天命的豁达心境。"谪居端是坐无毡"则显示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即便是在简陋的居所也能够安之若素。
"时来要自有归路,客散不妨频醉眠。"
这两句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无论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生的变迁,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归宿。在客居他乡、朋友离散的情况下,诗人提倡享受当下的平静与安宁。
"云气久能浮蜃屋,雨声殊未透龟田。"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云雾缭绕如同能够托举屋宇,雨声虽然细微但却未能穿透坚固的屋顶("龟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氛围。
"回思风雪围炉夜,何处联裘拥木绵。"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在那个风雪交加、围坐于炉边的夜晚里,他与朋友们共享温暖,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孤身一人的境况,只能用厚重的裘衣拥抱着木绵来取暖,这也是诗人内心渴望友情温暖的一种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林表登层阁,秋声隐暮钟。
鸦归苦竹寺,雨闇乱云峰。
屡乞留新句,重来访旧踪。
松门罕车马,似喜老夫逢。
王郎胸次郁峥嵘,凿牖开轩不浪名。
疾世政须论石友,绝交今已见方兄。
我曹自笑真同病,吾道谁当为主盟。
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
君家诸父多人杰,半是平生亲旧间。
莫话故园空矫首,相从逆旅足开颜。
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此去腾骧吐虹气,何由来伴老夫闲。
吏道虽馀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