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公直圮老过应夫石友斋

王郎胸次郁峥嵘,凿牖开轩不浪名。

疾世政须论石友,绝交今已见方兄。

我曹自笑真同病,吾道谁当为主盟。

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王郎胸中才华出众,他开窗扩大空间并非虚名。
痛恨世事应当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如今断交已见方正之交。
我们这些人自嘲都深感忧虑,我们的道路该由谁来领导呢?
只要保持这份心境直到老去,老朋友怎会辜负一生的交往呢。

注释

胸次:内心,胸襟。
凿牖开轩:破窗扩大窗户,比喻开阔眼界或提升自我。
石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以石喻坚贞。
方兄:指品行端正的朋友。
我曹:我们这些人。
主盟:主导或领导。
宁复:岂能再,难道还会。
负:辜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奉同公直圮老过应夫石友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首句“王郎胸次郁峥嵘”描绘出一个内心充满高洁理想、不愿随波逐流的男子形象。"凿牖开轩不浪名"则是说他虽有才华却不屑于追求虚名。

接下来的“疾世政须论石友”表明诗人认为在急躁浮躁的世道中,需要像石头一样坚实的朋友来共同商讨治世之策。而“绝交今已见方兄”则可能是指诗人与某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决裂,现今只剩下对这位友人的怀念。

“我曹自笑真同病,吾道谁当为主盟。”这里,诗人自嘲自己和朋友一样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但却在问谁能够成为支持自己道路的盟友。"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则是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只要保持一颗纯净不变的心,就算过去的一切付诸东流,也无憾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奉送晁伯南归金溪

君家诸父多人杰,半是平生亲旧间。

莫话故园空矫首,相从逆旅足开颜。

文元勋业金瓯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此去腾骧吐虹气,何由来伴老夫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奉送富修仲赴南昌尉

吏道虽馀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奉简才元探梅有作兼怀旧游

遮莫胡僧问劫灰,且陪东阁赋官梅。

春梢惯识宫妆样,花信偏随驿使回。

痛饮我曹身总健,浩歌谁怕老相催。

疏枝气压群芳尽,羞杀墙阴锦被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酬才元席上所赋前韵

夜饮华堂烛屡灰,暗香浮处数枝梅。

坐中一笑对三粲,客里此欢能几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归时还是晓钟催。

露浓月白溪桥路,但记群山翠作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