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二首(其一)

风过龙山万里沙,密霙疏霰渺无涯。

台疑穆满都成璧,树忆黄奴并是花。

曾许轻姿饶白羽,解将寒力减流霞。

梁王不悦邹枚老,同坐睢园念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风吹过龙山,万里黄沙漫天飞舞,密密麻麻的雪粒和稀疏的冰雹无边无际。
高台仿佛穆满城,连成一片如玉璧,树木回忆起黄奴,它们全部盛开如花。
曾经允诺轻盈的姿态带着洁白的羽毛,能减去寒冷的力量,如同减弱了流霞的热度。
梁王心中不快,想起老友邹枚,一同坐在睢园中感慨时光流逝。

注释

龙山:地名,可能象征着遥远或壮丽的景色。
穆满:古代城市名,这里比喻高台的壮观。
黄奴:可能指代某种植物或花朵,形容树木在冬季盛开。
轻姿饶白羽:形容事物轻盈且带有白色羽毛般的美丽。
梁王:历史上的梁孝王,这里可能象征权贵。
邹枚:可能是梁王的朋友,泛指老年朋友。
睢园:古代名园,常用来指代文人雅集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对雪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笔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开篇“风过龙山万里沙,密霙疏霰渺无涯”两句,诗人以宏大的画面勾勒出雪景。龙山在这里象征着雄伟与神秘,而“万里沙”则增添了一种辽阔的感觉。“密霙”和“疏霰”形容了雪花纷飞的态势,既紧凑又有层次感,给人以深邃无垠之感。

接下来的“台疑穆满都成璧,树忆黄奴并是花”两句,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台疑穆满”中的“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建筑,而“穆满”则是一种深沉的颜色,暗示着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至于“都成璧”,璧通常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这里或许在比喻历史遗迹沐浴在雪中,如同璀璨宝石一般庄严而美丽。“树忆黄奴并是花”中的“黄奴”可能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而“并是花”则是在强调这些自然景物在雪后依然保持着它们的色彩与生机。

诗人在“曾许轻姿饶白羽,解将寒力减流霞”两句中,又用了更加细腻的笔触描绘雪花。这里的“轻姿”和“饶白羽”都形容着雪花的柔美与洁净,而“解将寒力减流霞”则是在说雪花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对环境气候的影响,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便是严寒之中,也有温暖可寻。

最后,“梁王不悦邹枚老,同坐睢园念岁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的“梁王”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上的君主,而“邹枚老”则是一种对古人的尊称。“不悦”表示了对现实状态的不满或怀念过去,“同坐睢园”则是在描绘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最后“念岁华”的“岁华”意味着年华流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变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永兴郑资政巩县路逢雪见寄

大旆关河远,同云天地浮。

凌晨逢朔雪,此路向西州。

寒袭生犀健,光催畅毂流。

馀清念东郭,穿履趁英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汉南州按行江涘以诗见寄

侧帽风轻过大堤,水村骄马惜障泥。

前驱夹道旟开隼,合宴传飧帐绕犀。

净练寒江供望阔,赤萍圆日对吟低。

轻筒络绎传清唱,知在春烟几曲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汉南都监官廨射亭

的晕遥连射圃墙,碧帘烟瓦斗翚翔。

庭中桂树含春早,席外帘衣拂地长。

鲙缕荐盘鳊项缩,酒杯行算蟹螯香。

主翁绶带多欢极,宾辖沈声在井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玉堂感旧

七年辞玉署,再入佐黄扉。

树与青春换,人将素领归。

砖花仍可记,厦雀稍惊飞。

炉蕙非无意,逢人尚袭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