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呈韩丈

妖氛深蔽洛阳县,我生不识姚花面。

扬州风物旧曾游,佳种年深亦多变。

去冬淮上起边尘,不谓见花当此辰。

眼明忽忆往时事,世间尤物能移人。

公诗寄兴多高远,早悟色空香不染。

饱闻尝醉洛阳春,试比姚花定褒贬。

形式: 古风

翻译

邪恶的气息深深笼罩着洛阳城,我生来从未见过姚花的容颜。
曾经在扬州领略过美好的风光,但多年的品种变迁也让它们有所不同。
去年冬天淮河沿岸战事再起,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能见到花朵。
眼前明亮,忽然想起过去的往事,世间美丽的事物总能打动人心。
您的诗作常常寄托深远的意境,早就明白色相、香气都不足以沾染心灵。
我早已听说并醉心于洛阳的春天,现在试着比较姚花,评判它的美与价值。

注释

妖氛:邪恶的气息。
深蔽:深深笼罩。
姚花:一种罕见或美丽的花卉。
扬州风物:扬州的景致和风俗。
佳种:优良的品种。
多变:变化多端。
淮上:淮河两岸。
边尘:战乱中的尘土。
此辰:这个时候。
眼明:眼前明亮。
往时事:过去的事情。
尤物:特别出色的事物。
移人:打动人心。
寄兴:寄托情感。
高远:深远的意境。
色空香:色相、香气。
不染:不受沾染。
洛阳春:洛阳的春天。
姚花定褒贬:对姚花进行评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被战争阴霾笼罩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生平未能亲眼见过传说中的姚花(可能指姚黄牡丹)。他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扬州美景和那里的花卉,暗示即使多年过去,事物也会有所变迁。冬季淮上边境的战尘出乎意料地在花开时节重提,使诗人眼前一亮,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叹世间美物足以打动人心。

章甫的诗歌风格高远,他以牡丹寄寓深远的人生哲理,指出即使是艳丽如姚黄牡丹,其色、香本质上并无分别,都是空幻的。诗人通过比较,暗示自己对洛阳牡丹的欣赏并非单纯因其外在之美,而是更看重其背后的寓意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陆务观

江南江北虽一水,欲济无由若千里。

那知奔走避边尘,邂逅西津见君子。

一饭山间同野僧,花前把酒看张灯。

醉吟落纸笔不停,留客夜阑双眼青。

才气如公端有几,半刺江城聊复尔。

新年华省用名郎,汇征公合联翩起。

人生相知贵知心,道同何必问升沉。

客袂此时成暂别,诗盟他日会重寻。

形式: 古风

呈谢仲连

一苇江头风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

诸尘不染眼自碧,万事随缘心已安。

雨晴归路马蹄疾,问君呼船定何日。

杖藜过我城南偏,游戏世间文字禅。

形式: 古风

寿王真州

阳春耀桃李,松柏不动心。

岁暮霜霰寒,松柏犹翠阴。

物生天地间,均此一气尔。

小大有不齐,乘除亦常理。

使君盛德后,清白由家传。

平生功名心,不作世态妍。

公为人所难,天念公所独。

黄屋结深知,青毡行可复。

致远要自近,试公先一州。

生朝喜载临,颂声满江头。

仁者寿固宜,富贵公自有。

作诗祝东风,为劝尊中酒。

形式: 古风

张君明昆仲袖唱和诗见过

村东主客群飞鸿,月明霜重声摩空。

村西老人如瘦马,伏枥倦嘶天北风。

村东村西无百步,杖履相寻还有数。

儿啼妻病不出门,羞见梅花无好句。

雪晴日出天无埃,故人蹑屣联翩来。

明珠白璧满怀袖,使我一见双眸开。

文章虽云一小技,妙处非难亦非易。

染丝织锦未足工,点铁成金始为贵。

我穷半世坐吟诗,诗成不救寒与饥。

亦知造物厌嘲弄,有手只堪持酒卮。

愿君少吟诗几首,请君多办百壶酒。

但得新诗胜旧年,为君醉倒春风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