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发倚门无限情,江湖渺渺秋欲生。
回船捩柁见归路,天道无私怜汝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老者倚门远眺,思绪万千的画面。白发老人面对着无边的江湖,秋意渐浓,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沧桑。诗人通过“江湖渺渺”这一景象,渲染出一种广阔而深邃的情感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
“回船捩柁见归路”,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老人内心的渴望与行动。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方向,调整航向,向着熟悉的归途驶去。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老人对家的深深眷恋,也蕴含了对生活回归常态的期待。
最后一句“天道无私怜汝诚”,则表达了诗人对老人诚挚情感的深切同情与赞美。在人世间,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心存真诚,上天总会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怀。这句话既是对老人情感的肯定,也是对所有追求真善美之人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离合悲欢,以及对家的深深依恋和对生活的不懈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仙宫岭下来仙阁,太守更名为我来。
来既有时归有日,泠然从此御风回。
形影相随甫半年,皇恩今日放归田。
回头一梦惊初觉,敢把穷通更问天。
阻奉晨昏宁孝子,窜投荒远岂忠臣。
今朝恩放归田去,留得遗踪警后人。
水北摘禾将欲了,水南发瘴已皆安。
憣然回指潇湘去,感激天恩分外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