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四时歌(其三)

世人只咏江如练,此景何曾眼中见。

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尊鲈况复生计优,酒醒还醉馀何求。

有时閒看飞鸿字,斜倚篙竿不掉头。

晓来谁误招招渡,一笑夤缘苇间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人只赞美江水如洁白的绸带,这样的景色他们又何时亲眼见过。
月光洒落,人们已经沉睡,广阔的风景我独自享受。
更何况还有鲈鱼肥美,生活宽裕,酒醒后即使再醉,还有什么所求呢。
有时悠闲地望着天空中的大雁,斜靠在竹竿上,不愿移动视线。
清晨,是谁无意中招手唤船,我笑着顺从,划向芦苇丛中而去。

注释

世:世人。
咏:赞美。
江如练:江水如洁白的绸带。
何曾:何时。
眼中见:亲眼见到。
露零:月光洒落。
眠:沉睡。
万顷:广阔。
风光:风景。
尊鲈:鲈鱼肥美。
生计优:生活宽裕。
酒醒还醉:酒醒后即使再醉。
飞鸿:大雁。
字:雁群排列成的字形。
倚:斜靠。
篙竿:竹竿。
晓来:清晨。
招招渡:招手唤船。
一笑:笑着。
夤缘:顺从。
苇间去:划向芦苇丛中。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周必大的《渔父四时歌(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渔夫生活画面。诗中,诗人不同于常人只欣赏江面如练的美景,他独享着月夜静谧、露华清冷之时的万顷江景。渔夫的生活虽然简朴,但自得其乐,以鲈鱼为食且生活无忧,酒醒后或醉中都无需他求。他甚至在悠闲时,静静地欣赏天边飞鸿留下的字迹,斜靠在竹篙上,全然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清晨,或许有人误以为他在招手示意过客,但他只是微微一笑,随性地乘舟沿着芦苇丛中的小径离去,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态度。整首诗通过渔夫的生活细节,传达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隐逸之情,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渔父四时歌(其一)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

醉后欢呼踏浪儿,鲔可鲙兮粳可炊。

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閒恨可萋迷。

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形式: 古风

渔父四时歌(其二)

朝霞沉绮乌鹊兴,钓车徐理桹一鸣。

夕蟾散金鸥鹭浴,乘流荡桨清江曲。

行人卓午汗如流,绿阴浓处杙扁舟。

丝纶卷尽身无事,日长睡足风飕飕。

觉来一觞仍起舞,未信人间有炎暑。

形式: 古风

曾无疑以长韵送金橘时已暮春次韵

荼蘼殿春枝满霜,卢橘熟夏今乃黄。

弹丸煌煌照坐光,老叟惊诧见未尝。

客言采果孟冬月,剖竹为符带苍雪。

包之赫蹄满贮中,缠以丝枲外合节。

或藏绿豆因醉翁,或杂寸膏仍缄封。

三说未识将谁从,但觉色香新摘同。

分甘安能与众乐,秘方何惜都传却。

已誇指下石化金,仙指并求君勿噱。

形式: 古风

曾季钦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韵

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

畎亩道可乐,肯思负鼎干。

膰肉倘爱礼,岂遽涉汶川。

大哉天地准,笑汝士女耽。

丈人三吴秀,此理久已参。

缅怀洛京老,知音赏英咸。

佳名表栋宇,妙语来江山。

至今编简香,不谓室有兰。

君看为邦问,正在箪瓢间。

阅世从川流,如愚安石磐。

圣门惟若人,始可语易占。

不见系辞中,岿然特书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