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防之地的紧张与防御之需。首联“虎寮马隘设防闲,半似沙喃逼内山”以“虎寮”和“马隘”象征边防的险峻与严阵以待的状态,同时“半似沙喃逼内山”则暗示了外敌的威胁逼近,仿佛沙哑的呼唤在逼近内山,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颔联“番害数从溪径出,庄屯都欠瓦楼环”进一步点明了敌人可能的入侵路径——从溪流小径出发,而庄屯却缺乏坚固的防御设施,如瓦楼环绕,暗示了防御的不足和面临的危机。
颈联“牢穿莫惜亡羊补,虞备何嫌即鹿艰”表达了即使付出代价也要加强防御的决心,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准备的必要性。这里使用了“亡羊补牢”的典故,强调了及时采取措施的重要性。
尾联“丁壮甲田资保聚,石垣应在众擎间”指出青壮年应当参与守卫家园,利用田地资源进行防御集结,并且强调了众人合力的重要性,通过共同构筑石垣来加强防御。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边防的严峻形势,也体现了人民对于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和集体力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