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三)

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

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

多求笔吏供濡墨,剩买筠筒给浩吟。

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宏大的篇章繁多如林木,恰似此刻安慰我深陷困境的心灵。
这些诗作既娱乐又寄托情感,有多少人能从对面的言辞中直觉作者的内心。
频繁向书吏索要墨水,只为满足无尽的创作需求,买来竹筒装满诗篇,任由豪情奔涌吟诵。
如此闲适宁静的心情实属罕见,若有人能理解这诗中的深意,就像知音懂得抚琴的旋律。

注释

大轴:指重要的、大规模的作品。
慰:安慰。
穷愁:困苦和忧虑。
结阴:比喻心情阴郁。
娱忧:娱乐和忧愁,指诗作的情感表达。
寓物:寄托事物。
笔吏:负责文具的人。
浩吟:大声吟诵。
闲静:宁静、悠闲。
知琴:懂得音乐,比喻理解诗中的深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静谧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这里,“大轴”指的是书卷,“长篇”则是指那些篇幅宏大的文章或诗歌。诗人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抚慰自己内心的贫乏与忧伤。这种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古代文人通过阅读来获取精神慰藉的一种生活方式。

“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交往圈子相对狭窄,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之间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是多么的珍贵。

“多求笔吏供濡墨,剩买筠筒给浩吟。”这里,“笔吏”指的是书写时所需的笔墨,“筠筒”则是一种用竹制成的小筒,用于盛放笔。诗人渴望拥有更多的书写工具,以便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供濡墨”和“给浩吟”都是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诗人感慨自己能享受到这样静谧心境的人太少,而真正能够理解音乐之美的人也如同懂得琴音的贺若一样稀缺。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珍视,也反映出他对艺术欣赏和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知识、艺术和精神沟通的追求,以及他对于隐逸生活的享受与向往。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知字韵二篇(其二)答寄赠

全无客到掩庵扉,冷暖心肠袛自知。

贫欠饭租难乞米,午亏睡课且裁诗。

已伤刃自惊逢敌,多病人难更说医。

强半工夫付诗轴,独惭骑吏立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知字韵二篇(其一)答解嘲

春来秋去锁烟扉,此境人间不易知。

强遣忧愁须藉酒,巧传消息却因诗。

生缘有累难除药,性本无为不用医。

苦乐从来略相对,乘车须记饭牛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郑丈戏赠谹父

生疏僮仆贱,颜色病妻同。

定有明人眼,真烦寿乃翁。

仙曹歌法曲,词伯缀秋风。

不是人间谱,霓裳堕月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郑贰卿别赋

病逐秋风至,年随塞草衰。

家如百年梦,身入四愁诗。

北焙联圭璧,南薰润岳池。

斋房多胜事,可但滑琉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