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文丞相祠

元宋兴亡迹已陈,忠臣祠宇尚如新。

夕阳古树烟犹暝,夜雨荒阶草自春。

慷慨六歌空洒泪,间关百战竟捐身。

穆陵地下应相见,不负胪传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章懋所作的《谒文丞相祠》,通过描绘文天祥祠堂的景象,表达了对这位南宋忠臣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元宋兴亡迹已陈,忠臣祠宇尚如新”,开篇即点明历史的更迭与文天祥祠堂的永恒。元朝取代宋朝,历史的痕迹已经消逝,但文天祥的祠堂依旧保持着崭新的面貌,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永存不衰。

颔联“夕阳古树烟犹暝,夜雨荒阶草自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祠堂内外的景象。夕阳西下,古树笼罩在暮色之中,一片苍茫;而祠堂前的荒阶上,尽管经历风雨,却依然草木葱郁,生机勃勃。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也暗喻了文天祥虽身处逆境,但其精神与信念如同春天的草木一样,坚韧不屈,生生不息。

颈联“慷慨六歌空洒泪,间关百战竟捐身”,进一步抒发了对文天祥的敬佩之情。他慷慨激昂地唱出了六首悲壮的歌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无法改变南宋灭亡的命运。在这场百战之后,他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联通过描述文天祥的英勇牺牲,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哀悼。

尾联“穆陵地下应相见,不负胪传第一人”,以想象的方式结束全诗。穆陵,这里借指文天祥的安葬之地。诗人想象在地下,文天祥与自己相见,肯定了文天祥作为“胪传第一人”的荣誉,即在朝廷上被特别表彰的第一位大臣,表达了对他卓越功绩的认可与追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祠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南宋忠臣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普遍敬仰与赞美。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归雁

灵囿池台是旧游,西风万里思悠悠。

阵横紫塞霜天晓,影落澄江水国秋。

栖止更嫌芦荻浅,飞归不为稻粱谋。

一封带得边城信,要把平羌报冕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郑侍郎廷纲长至有怀

学道年来绝爱憎,肯随时俗竞蜗蝇。

新阳已向今宵复,老态应从此际增。

䞉喜舒长迎化日,仍愁积姤至坚冰。

衰迟只合居林下,重沐君恩报岂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郑廷纲除夕感怀

满城箫鼓乐无央,共说明朝是孟阳。

却笑流年成老大,讵堪随众厕班行。

厌闻爆竹除残岁,谩对梅花忆故乡。

何日得偿林下愿,簿书鞅掌任渠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林亨大以太宰考绩(其一)

鸾声旂淠忽匆匆,元宰书劳觐合宫。

曾见昌言天动色,还期大义日当空。

䞉栽桃李居门下,多贮参苓在箧中。

老我依刘心正切,不堪回首各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