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二)

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

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

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

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

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

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无际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北上追求功名的复杂情感。

首句“昔我与子交,发言即同趣”描绘了两人过去交往时的默契和趣味相投的情景。接着,“读书不耻贫,固欲行其意”表明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共同追求,即使面对贫穷也不以为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的道路开始分岔。“及乎赴功名,子前我辄疐”描述了当友人追求功名时,诗人发现自己无法跟上步伐,甚至可能被拖累。“心知不能同,岂复敢为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意识到两人在追求目标上的差异,但又不敢轻易做出不同的选择。

“子今扬天庭,我终守衡泌”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在追求道路上的分离,友人高飞远走,而诗人则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子将为其难,我亦安为易”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挑战困难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轻松选择,但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最后,“出处各自量,苟同竟何济”总结了两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指出如果只是表面的相同而没有实质的共鸣,那么这样的“同”最终将毫无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的复杂性和人生选择的艰难性。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送无际北上三首(其三)

送子金阊道,高阙何嵯峨。

笑彼夸奢子,高危当奈何。

丈夫自有怀,众人鲜不波。

庙堂方鼎新,一朝荡群魔。

四海颂太平,考槃亦寤歌。

况此诏公车,弥天恢网罗。

束身事圣明,岂不爱濯磨。

直言望吾子,毋徒贵词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雪有怀龚三仲和兼讯刘长卿张荃之

去年此日西湖曲,积素千山乱晴旭。

今年此日雪复骄,排空匝野欺春条。

山楼四望何泬寥,思君遥遥不可招。

城南一棹冲寒路,水抱山围石冈暮。

酒醒风歇冻不行,著屐归来赏君句。

只今春花半含绮,掩映山椒复何似。

花开雪落不相待,我愁君病徒为尔。

人生发兴真偶然,吁嗟张生与刘子。

形式: 古风

重题荃之书兰

秋风兰若长干客,丛树阴阴小窗碧。

千里间关迟子来,残灯细语为谁剧。

当时子画我作诗,今日开看已陈迹。

我昨送子寒城东,荒草茫茫掩阡陌。

肠摧泪竭无奈何,手泽相誇竟何益。

吁嗟乎人生不死空有情,惭愧傍人知爱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画松石为翁吾鼎母夫人寿兼题长句

翁君彳子何所适,手持素缣长三尺。

属余吮笔为作图,图此青松与白石。

翁君有母孀居三十年,青松比贞石比坚。

恩勤育子诚可怜,感君使我情潸然。

男儿不能安舆列鼎为亲欢,虽有菽水徒迍邅。

白头厨中苦辛者,誇数圣善何有焉。

翁君翁君慎勿迂,东西奔走将何须。

江寒木落岁云徂,倚门之望不可孤。

入门一笑慈颜舒,春酒春盘次第敷。

高堂素壁挂此图,君当亟归勿踟蹰。

吾闻君有仙人不死之术可以奉阿母,何如此乐真良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