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喻如寻曾湛师黎务光王人土山馆

得閒多病后,微雨乍晴初。

不远荒村路,来寻高士庐。

饱残新熟荔,剪断覆畦蔬。

送我还山去,关门又读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得闲之后,身体微恙,却在微雨初晴之际,不远跋涉,探访隐居高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得閒多病后”,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在多病之后获得了片刻的悠闲时光。接着,“微雨乍晴初”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微雨过后,天空放晴,这样的天气为诗人的出行增添了几分诗意。

“不远荒村路,来寻高士庐。”诗人不辞劳苦,穿越荒村小路,只为寻找心中的高士,这份执着与敬仰之情跃然纸上。高士庐,不仅是一个物理上的住所,更是精神上的归宿,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智慧与超脱的渴望。

“饱残新熟荔,剪断覆畦蔬。”抵达高士之庐,诗人品尝了新鲜成熟的荔枝,还亲手剪取了覆盖田间的蔬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感恩。

最后,“送我还山去,关门又读书。”表达了诗人离开时的不舍,以及回到山中继续潜心读书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宁静生活、自我修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高士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在忙碌尘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诸子村居留赠

入门暂相见,不负昔年闻。

师友一堂内,须眉各自分。

种松怀夜月,开阁待秋云。

语及安心际,蹉跎欲愧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雨夜送友人先还雷峰

风雨苦残春,如何重别人。

几杯清茗后,一榻独閒身。

烟水劳予梦,慈容羡尔亲。

故山明月夜,应念绿薇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何仙姑祠

遗庙看尘像,仪容异昔年。

古泉空履迹,衰柳但春烟。

达士同伤逝,浮生信惘然。

尚馀名在石,留得世间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夜坐

脉脉情何似,微微一两蝉。

夏云高岭没,秋气草堂先。

鹤怨初残梦,鸡鸣欲曙天。

年来多肺病,彻夜不成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