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晚过西湖》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沉思与眼前景致的感慨。首句"怅望西山路",以"怅望"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今的失落感,西山路曾是胡马驰骋之地,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次句"曾经胡马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痕迹。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诗人再次来到西湖,独自一人面对湖光山色,杨柳依依,烟波浩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通过描写日影渐短和春寒料峭,传达出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触。
最后两句"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渔夫和樵夫的相遇,依然能引起他们对战争的谈论,反映出历史记忆在民间的持久影响,也寓含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客里岁时迁,还来醉此筵。
吴歌怜《子夜》,潘鬓感丁年。
列炬明深院,繁星动远天。
宫梅殊有意,更向早春妍。
蓟北惊寒食,淹留几自嗟。
春风来燕子,落日在桃花。
丘陇行边泪,江湖梦里家。
不知疏懒客,何物是生涯。
寒日下西陵,漳河晚渡冰。
孤城归猎骑,双树隐禅灯。
野眺心何远,岩栖老未能。
翻怜戎马日,愁思坐相仍。
伏枕无穷事,虚堂秋夜深。
松低半窗月,山静数家砧。
老鹤同幽意,寒螀伴苦吟。
百年儿女计,谁识尚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