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彫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对子女教育的深思熟虑与期望,以及对朴实生活的向往。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开篇以“无住身”表达对子女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暗示他们将经历四方漂泊的生活。接着“羯末封胡四男子”,点明子女为不同民族的后代,寓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雕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这两句强调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但并非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让他们在广泛阅读中自由探索,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诗人自责自己性格上的疏懒与怠惰,担心这些品质会遗传给下一代,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环境和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子女能够满足于简单朴实的生活,与自己一同回归乡村,过上与世无争、恬淡自足的日子。这体现了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子女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子女教育及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赠医僧鉴清二绝(其二)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

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其二)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朝与喜怒交,莫与宠辱临。

四物皆不胜,生死独未曾。

不经大火烧,孰为真黄金。

弃置父子恩,长住旃檀林。

形式: 古风

舟中风雪五绝(其二)

晓风吹浪作银山,夜雪争妍布玉田。

风力渐衰波更恶,通宵撼我正安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舟中风雪五绝(其三)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

幽人永夜歌黄竹,赖有丹砂暖寸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