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仁诗

台湾奸民杀官弁,草疏千言飞告变。

疏言草野臣同春,郡丞程峻之故人。

程峻杀贼贼入署,斗大岩城贼争据。

臣率义民克复之,解围专望驰雄师。

微臣虽无守土职,郡丞一印臣擅摄。

昧死陈情达天阙,神策军来争破敌。

自愿随营杀群贼,乌牛栏前白刃接。

贼败大呼伏兵出,矢竭弦亡外援绝,马蹄一蹶身被执。

丁未季冬月十日,骂贼常山死不屈。

事闻当宁颁尺一,庙食千秋奖忠烈。

吁嗟乎,庙食千秋奖忠烈,乃是诸侯老宾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台湾三仁诗》由清代诗人陈斐文所作,是对台湾历史事件中三位英勇殉国者的颂扬。诗中描绘了台湾地区奸民杀害官吏的事件,以及程峻等人的英勇抵抗与牺牲。诗中充满了对英雄壮举的赞美和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诗的开篇描述了台湾地区的动荡局势,奸民杀害官吏,激起草民的愤怒,他们以千言万字的奏疏向朝廷报告这一变故。接着,诗中提到程峻作为地方官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与贼寇斗争,最终不幸被俘。在描述程峻英勇事迹的同时,也赞扬了他手下义民的英勇行为,以及他们在程峻领导下成功收复失地的壮举。

诗中特别强调了程峻在战事中的作用,虽然他没有直接的守土职责,但凭借其对地方的管理能力,临时负责指挥作战。在描述战斗过程时,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如“乌牛栏前白刃接”,形象地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最后,诗中提到了朝廷对这三位英雄的表彰,通过“庙食千秋奖忠烈”表达了对他们英勇行为的永久纪念和高度评价。同时,诗人也借此事呼吁后世应铭记英雄们的牺牲,保持忠诚与勇敢的精神。

整体而言,《台湾三仁诗》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首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赞歌,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

陈斐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三仁诗

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复过。

大军未集孤城倾,壮士一呼贼锋挫。

贵不必横冲都,众不必鸦儿兵;

鹿仔港接彰化城,毛葫芦即君子营。

一战大里杙,再战牛马庄。

炮声如雷地中起,杀贼不克被杀戕。

贼戕真义士,诏书煌煌传庙祀。

粤东嘉应国子生,乔基其名李其氏。

形式: 古风

台湾三仁诗

恋父必甘白刃蹈,满姑死烈刃死孝。

骂贼不畏遭群凶,满姑死孝还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满姑知生不知死。

君恩隆祀台湾城,满姑虽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载奇节,刘郡丞女年十七。

形式: 古风

吴鸿业百蝶图题词(其一)

莫言情态太轻狂,曾逐庄生梦一场。

剩粉残香都幻化,多情空自笑滕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吴鸿业百蝶图题词(其二)

舞衫歌扇寄相思,百摺仙裙委蜕奇。

领取汝神摹汝貌,韩家魂魄谢家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