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欲心无苦,药病皆拈却。
眼耳有观音,岂用安手脚。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五部分,名为“一相无相分第九”。诗中表达的是佛教中关于离欲修行的理念。"离欲心无苦",意指超脱欲望的束缚,心灵达到清静无苦的状态。"药病皆拈却",比喻修行者将烦恼和执着视为病痛,通过智慧将其消除。"眼耳有观音",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观照,如同观音菩萨般慈悲与洞察,强调内在的觉察力而非外在的物质需求。"岂用安手脚",进一步强调修行者无需依赖外在形式或行为来寻求安宁,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实现真正的平静。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体现了禅宗注重内心修炼、去除执着的修行路径。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不与诸尘入,雨洒何曾湿。
八风吹不动,卓然独存立。
方能预圣流,常在更何求。
迥然超彼岸,莫恋涯头舟。
诸法元非相,示法明心量。
于一微尘中,森罗及万象。
四生空鸟迹,六道无见觅。
十二假因缘,了幻元无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