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
伫立东冈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杖藜缘堑复穿桥”表现了诗人手持拐杖,沿着田埂小路,再次踏上那座桥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向往。接下来的“谁与高秋共寂寥”则是在问谁能伴随自己在这高远的秋天中共同享受这份寂静无声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第三句“伫立东冈一搔首”中的“伫立”意味着站立不动,沉浸在某种情思之中;“东冈”则是指东边的小山岗;“一搔首”则是整理头发的姿态,这个动作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东冈上停留片刻,整理着自己的头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沉思之举。这种细腻的人物动作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最后一句“冷云衰草暮迢迢”则用冷清的云和渐渐凋零的草来形容秋天的景色,“暮迢迢”表达了一种悠长而淡远的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定。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碧轩南竹数丛,别来江外几秋风。
道人无复人间世,嗟我今为白发翁。
悠悠独梦水西轩,百舌枝头语更繁。
山鸟不应知地禁,亦逢春暖即啾喧。
休公遂不起,难料复难忘。
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满城风雨满城尘,盖紫藏红漫惜春。
春去自应无觅处,可怜多少惜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