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雨中舟行》由明代诗人秦泮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于雨中逆流而上的景象,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联“雨湿孤篷溯逆流,远山苍翠望中浮”,开篇即以“雨湿孤篷”展现舟行的艰难与孤独,而“溯逆流”则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和状态。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呈现出苍翠之色,仿佛漂浮在视野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壮丽的意境。
颔联“风烟竟日拼高卧,天地狂夫独远游”,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豪放。面对连日的风雨,诗人选择“高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放逐。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诗人自比为“狂夫”,独自踏上远游之路,展现了其不拘一格、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颈联“廿载儒冠羞绿鬓,百年吾道付沧洲”,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二十载的读书生涯,如今已让青丝变为白发,不禁让人心生感慨。而“百年吾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最终将这一切交付给“沧洲”,或许意味着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或是对世事的一种超脱。
尾联“闲情万种都抛却,长啸前汀起夕鸥”,收束全诗,诗人将所有的复杂情感与思绪都抛诸脑后,通过一声长啸,唤醒了岸边的晚归之鸥。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释放与解脱,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雨中舟行》通过对舟行途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