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道中

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

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

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

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涿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秋意与淡淡的哀愁。

首联“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开篇即以“帝里”点明地点,暗示出京城的繁华与庄严。秋光四望通,视野开阔,而一抹青山则为这宏大的景象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深远。上阳东,既指出了方向,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仿佛时间在这片景色中缓缓流淌。

颔联“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行人的归途比作南飞的大雁,即将结束的春天,以及迷失方向的羊群,路已无尽。这里不仅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迷茫,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进一步刻画了行人的孤独形象。在残月的照耀下,马蹄声回响在空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寂寥。而枣树枝条轻轻拂过暮色笼罩的山林,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也映衬出行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尾联“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以“萧萧易水”象征着离别与哀伤,易水之畔的悲风吹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碣石宫,古代帝王巡游之所,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怀念。整首诗在结尾处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氛围,让人回味无穷。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秋意与哀愁的旅途画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7)

郭襄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抵西平赠沈藕庵使君

落帆亭北送君行,秋月春花岁序更。

傲吏烟霞甘久卧,故人书剑老无成。

兰从旧径思公子,酒自他乡醉老兵。

今夜莫辞红烛短,十年相见话生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旅夕

击柝严城更漏长,一声边雁起秋霜。

离情到处看皆异,月色何曾似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热客

炎暑烁金石,馀威折条柯。

鸟栖投茂林,鱼潜荫深波。

胡然恩乃公,褦襶闯门过。

主人颦蹙迎,客来意则那。

语烦无一要,炙背汗滂沱。

逡巡具壶觞,百引颜未酡。

持杯入夜分,客兴方婆娑。

蚊雷驱复鬨,烛泪障转枯。

宁能免欠伸,睡眼强自摩。

古人避热方,愿依百沸涡。

汤热犹可避,奈此热客何。

形式: 古风

谒水月大师退而有作

大块震噫气,不能号无窍。

天游非六凿,自得形神妙。

吾观水月翁,苍髯带白帽。

人言数百岁,岂有他缪巧。

嗔骂作佛事,座供弥勒笑。

一笑与一嗔,如幻何足道。

中含狮子声,原本在忠孝。

人种不可失,苦来尘俗闹。

纷纷蜉与蚁,辄以功名嬲。

师非卜筮伦,妄问或妄告。

嗟哉婆心切,儿童只狂跳。

同床各异梦,舌敝津亦耗。

何如苏门老,对客唯长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