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思复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从这短短的五言绝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祭祀活动中的虔诚与庄重,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神灵的崇敬之情。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这里,“大乐”可能指的是祭祀时的音乐或是心中的喜悦,“和畅”则表现了一种平和、舒缓的情绪。诗人通过这种氛围来推荐或者是引荐明显的神灵,表达了对神灵的尊崇。
“一降通感,八变必臻。”“一降”可能指的是天意或神灵的恩泽从天而降,而“通感”则意味着这种恩泽能够影响到万物。“八变”在这里可能暗示了宇宙间变化无常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只要是真诚的祭祀,神灵必然会给予回应。
“有求斯应,无德不亲。”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信念,即只要心中有所求 cầu,神灵就会给予回答。而“无德不亲”则强调了只有具备德行的人,才能够得到神灵的亲近。
“降灵醉止,休徵万人。”这里,“降灵”可能是指祭祀时神灵的临坛,“醉止”则表现了一种满足与欢愉的情形。而“休徵万人”则是在告诫或安抚所有来参加祭祀的人,让他们都能够感受到这一份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古代中国人在进行祭祀时的心境与氛围,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神灵深刻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