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一)

问讯东山馆,名花几树开。

不愁春色去,自有故人来。

淑影明衣袖,香风近酒杯。

未须尊俎具,且共倚亭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侯六山庄的欢聚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花园中盛开的花朵,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氛围。

首句“问讯东山馆,名花几树开”,诗人问候东山馆,询问那里的名花是否已经绽放。这里不仅提到了地点,还通过“名花”二字,暗示了花园中的花朵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珍贵,为接下来的场景铺垫了美好的基调。

接着,“不愁春色去,自有故人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朋友相聚的期待。春天的美景虽好,但诗人更看重的是与老友相聚的时光。这种情感超越了对自然景观的单纯欣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淑影明衣袖,香风近酒杯”描绘了聚会时的景象。淑影,即美丽的身影;明衣袖,指衣袖上映照着明亮的光线。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香风轻拂,不仅带来了花香,也带来了聚会的喜悦。酒杯的出现,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畅饮与欢笑。

最后,“未须尊俎具,且共倚亭台”表达了诗人对聚会形式的随性与自在。尊俎,古代宴会上用于盛放食物和饮料的器具。诗人认为,在这样美好的春日里,无需过于拘谨,只需轻松地倚靠在亭台上,享受与朋友相聚的乐趣即可。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园和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二)

地僻宜佳会,春归待主人。

蝶惊红雨骤,莺狎录条新。

但听歌盈耳,休辞酒入唇。

不堪回首地,万里一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三)

少小欢游地,君家旧竹林。

每逢春酒夜,常醉绿萝阴。

树密云过慢,楼高月上深。

婆娑看老态,颇识故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四)

闻钟人未散,倚席兴偏长。

曲按新声度,花从静夜香。

青尊何地少,白发几人狂。

更订明朝约,过予旧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园牡丹小会四首(其一)

老去怜交态,春归念岁华。

还将今日酒,同对故年花。

色染丹台露,香流玉洞霞。

惟应栏槛小,不似五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