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山塘即事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段游赏经历和离别之情。"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开篇即展现出早春二月,绿柳依依的景象,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在画桥西畔,欣赏着美景。"泰娘家在"点出友人家的所在,而"金钱宴"则暗示了欢聚的热闹气氛。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道是留侬可便",但又不得不离开,"细沈吟、回眸顾盼",通过细节刻画了离别的依依不舍。"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描绘了泰娘家内室的温馨与音乐声,更添离愁。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预示着明日的再次相聚,然而"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突显了相聚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夜晚来临,词人独自面对"黄芦断岸",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夜相思岂惯",表达深深的相思之苦。

最后,"孤枕宿、冻雨残灯,披衣长叹",以寒冷的夜晚、雨声和孤寂的长叹,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将离别后的孤独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烛影摇红·山塘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与离别相思的画面,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春雨

欺梅黯淡,弄柳迷离,一幅烟水。

醉墨模糊,澹插浮屠天际。

捲湘帘,凭画阁,白鸥点点飞还起。

视吾庐,如掀翻一叶,空江深处。

记今朝、南湖禊饮,士女嬉游,此景佳丽。

细马轻车,不到断桥西路。

双屐冲泥僧唤渡,一瓢沽酒柴门闭。

料今宵,对残灯、客情憔悴。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念奴娇.即事

东篱残醉,过溪来、閒访黄花消息。

小院高楼门半掩,细雨阑干吹笛。

侧帽狂呼,搊筝缓唱,翠袖偎人立。

欲前还止,此中何处佳客。

却是许掾王郎,风流年少,烂醉金钗侧。

十载扬州春梦断,薄倖青楼赢得。

遍插茱萸,山公老矣,顾影颠毛白。

凭高惆怅,暮云千里凝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过济南

天清华不注,搔首望,白云齐。

想尚父夷吾,雪宫柏寝,衰草长堤。

松耶柏耶在否,只斜阳、七十二城西。

石窌功名何处,铁笼筹算都非。尽牛山涕泪沾衣。

极目雁行低。叹鲍叔无人,鲁连未死,憔悴南归。

依然洋洋东海,看诸生、奏玉简金泥。

谁问碻磝战骨,秋风老树成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过济南.话旧

西湖花月地,樱笋熟,鳜鱼肥。

记粉袖银筝,青帘画舫,烟柳春堤。

惊风一朝吹散,叹西兴、兵火渡人稀。

白发龟年尚在,青山贺监重归。恰相逢紫蟹黄鸡。

犹唱缕金衣。奈狂客愁多,秋娘老去,木落乌栖。

无情断桥流水,把年光、流尽付斜晖。

世事浮生急景,道人抱膝忘机。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