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吊花溪义士》由明代诗人樊王家所作,通过对“花溪义士”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忠诚与英勇精神的颂扬。诗中以“勤王”为背景,描绘了在乱世中,一位英雄人物如何挺身而出,以赤诚之心和英勇之举,对抗乌合之众,力挽狂澜。
首联“谁是勤王第一勋,最怜乌合起江村”,开篇即提出疑问,谁是为国效力、最先站出来的英雄?接着描述这位英雄面对的是乌合之众,他们聚集在江边村落,暗示局势的混乱与复杂。
颔联“赤心海峤悬天日,白羽屯营变雾云”,进一步刻画英雄的壮志与行动。他以赤诚之心,如同海角的光芒,直冲天日,象征着他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他驻扎的营地,原本笼罩在雾云之中,却因他的到来而变得清晰可见,寓意他的行动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颈联“无处中原乾净地,敢辞一介复仇军”,指出在战乱中,中原大地一片狼藉,无人能独善其身。然而,这位英雄敢于承担重任,组建复仇之军,表达了他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尾联“古来忠愤多遗恨,成败英雄未可论”,总结历史上的忠臣义士往往留下遗憾,他们的功过是非难以轻易评判。这既是对前人的感慨,也是对当下英雄行为的肯定,强调了忠诚与勇敢的价值,以及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不仅赞扬了“花溪义士”的英勇事迹,也反映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