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人在开篇即以“老辞游冶寻花伴”描绘出一种怀旧之情,似乎是在追忆过去与友人一同赏花的情景,而今时今日却只能是独自徜徉于荒凉的野地之间。
接下来的“病别荒狂旧酒徒”,则透露出诗人身体不适,与世隔绝,只能依赖昔日的酒伴来慰藉孤独的心灵。这里的“荒狂”可能是指诗人因病痛而变得有些失态,无法像以前那样纵情山水。
最后两句“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预感和担忧。五年、三岁可能只是时间的象征,而非确指,但无疑表明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后,连那一点点欢乐的回忆都可能失去的恐惧。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哀叹,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心灵抒发。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挍胜蛇虫。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