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洲张氏舍壁

昔年随牒佐边侯,愁望长安向戍楼。

今日衰颓来泽国,又看烽火照长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昔日我随军文书来到边境为官,忧虑地望着长安城的戍楼。
如今我已衰老疲惫,来到水乡之地,再次看到烽火照亮了长洲。

注释

昔年:过去。
牒:文书。
佐:辅佐。
边侯:边境官员。
愁望:忧虑地看。
长安:古都长安。
戍楼:守卫的城楼。
今日:现在。
衰颓:衰老疲惫。
泽国:水乡。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烟火。
长洲:地名,可能指长江中的一个岛屿。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往昔边疆生活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战争氛围的感慨。"昔年随牒佐边侯"表明诗人曾经在边疆地区担任某种职务,服侍地方官吏,而"愁望长安向戍楼"则透露出诗人当时对远方都城长安的思念之情。戍楼常见于军事要塞,是军队防守的地方,也是边疆生活的一部分。

"今日衰颓来泽国"中的“衰颓”指的是年老体弱,可能暗示诗人此时已不复当年,而“来泽国”则是说诗人来到了一个平和的国家或地区,但这个地方并未给他带来安宁。

"又看烽火照长洲"中的烽火通常是边境报警的信号,意味着战争或敌人的威胁。这里诗人再次目睹烽火,说明尽管身处泽国,却仍旧无法摆脱战乱,这与他当年在边疆的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战争氛围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平和生活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哀愁。

收录诗词(3)

庄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官摄襄阳尉、倅临泾,又曾官于顺昌、澧州,及通判建昌军,知鄂州、筠州等。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编》、《杜集援證》、《灸膏肓法》、《筮法新仪》、《本草蒙求》等

  • 字:季裕
  • 籍贯:泉州惠安

相关古诗词

和吴正仲观李廷圭墨

赖召陈玄典籍传,肯教边腹擅便便。

竟誇削木真馀事,却笑磨人得永年。

三友不居毛颖后,五车仍在褚生前。

祇愁公子从医说,火煅生分不直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力辞富贵回天上,不事楼台起宅中。

问道但怀重舍盖,对优宁兴独延崇。

精神宛似初平蔡,信宿那应久在东。

帝念中兴思旧德,未容高枕北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人从晓月残边去,路入云山瘦处行。

形式:

嘲韩侂胄

一在庐陵一豫章,文忠文穆两相望。

大家飞上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