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夜坐有怀》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感慨与怀念之情。
首联“冲风凛欲冰,积雪寒未扫”描绘了冬日寒冷的景象,风势强劲,仿佛要将一切冻结,积雪覆盖大地,寒意未消。这两句以自然景象的严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冷。
颔联“春光来何迟,双鬓倏已老”则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似乎迟迟不来,而诗人的双鬓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斑白。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无奈,也暗含了对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哀叹。
颈联“悲吟北窗下,孤坐对参昴”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诗人独自坐在北窗之下,吟唱着悲伤的诗句,面对着天上的星辰(参昴),显得格外孤单。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寂寞感。
尾联“不忧釜生鱼,漫谓诗可饱”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并不担心锅里会生出鱼来(这在古代是一种生活困窘的象征),只是随性地认为写诗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脱,也是对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
最后,“平生赏音人,团聚苦不早”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遗憾。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但这种机会总是姗姗来迟。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陈翁气金玉,蔡子文斧藻”是对两位友人的赞美,他们如同珍贵的金玉和精美的斧藻,才华横溢。然而,“仓皇一骇散,各适千里道”,两人因各种原因匆匆分别,各自踏上远行的道路。这反映了世事无常,友情难以长久相伴的现实。
“悠悠残岁月,忽忽老怀抱”则是对晚年生活的描述,岁月如流,转瞬即逝,诗人的心境也随之苍老。尽管他追求的精神食粮——文学创作,依然能带给他内心的充实,但世俗的困扰仍然难以避免。
“道腴虽自味,俗况固难好”表明诗人虽然在精神层面有所追求,但对于世俗的评价和环境仍感到不满。他深知自己无法完全脱离尘世的束缚,只能在内心世界寻求慰藉。
“无疑赵居士,欲刬佛殿草”则以赵居士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除世间烦恼、追求心灵纯净的向往。他希望像赵居士一样,能够摆脱世俗的杂念,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综上所述,《夜坐有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艺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