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丹景山

群峰争蔽空,一山天外立。

苍翠割鸿蒙,阴阳判朝夕。

盘空鸟道悬,壁立人面逼。

回环旋螺纹,崎岖越鸡帻。

头触前人尻,足抵后人额。

宛转及层巅,兰若露林隙。

我自后院游,缒幽探古迹。

老干耸崖端,根迸石壁裂。

遥望锦官城,迷离烟雾隔。

仰盼云霄间,帝座通呼吸。

引手排天阊,星斗近可摘。

怀古意茫茫,感慨盈胸臆。

倚栏自低回,西风吹瑟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戢澍铭的《登丹景山》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群峰争蔽空,一山天外立”展现了山峰竞相挺拔,其中一峰独立于天际的雄伟气势。接下来的诗句“苍翠割鸿蒙,阴阳判朝夕”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山色之翠绿仿佛能切割天地,且山势高低划分了昼夜。

“盘空鸟道悬,壁立人面逼”描绘了山路险峻,如鸟道般悬挂在空中,山壁陡峭,仿佛逼近行人。诗人通过“回环旋螺纹,崎岖越鸡帻”形象地刻画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如同螺纹般螺旋上升,越过鸡帻般的山脊。

“头触前人尻,足抵后人额”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攀登者的艰辛,仿佛与前后来者紧密相连。登至山顶,“兰若露林隙”,诗人发现寺庙隐藏在树林缝隙中,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由登山而引发对历史的沉思,“我自后院游,缒幽探古迹”,表达出探索遗迹的兴致。沿途的老树、断裂的石壁和远方的锦官城,都引发了他对过往的遐想。最后,“仰盼云霄间,帝座通呼吸”,诗人抬头仰望,感觉仿佛能与天帝相通,伸手可摘星辰,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又有对历史的追忆,以及个人在登高过程中产生的孤独与渺小感,结尾处的“倚栏自低回,西风吹瑟瑟”则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与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9)

戢澍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泉道中

落日万峰青,羊肠穿曲折。

花落断岩边,满地胭脂雪。

何人跨乌犊,宛转经林樾。

松杉初长成,笠影时出没。

遥闻短笛声,吹出峰头月。

即此净尘心,劳劳叹行役。

形式: 古风

野祠

一径冲云入,荒祠夕照斜。

空庭窜饥鼠,古树噪神鸦。

暮霭藏深竹,回风聚落花。

苍茫人独立,四面晚峰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夜宿山寺

惟有家山好,寻人到枕边。

乡关千里梦,文酒一生缘。

衾共枯僧拥,灯依古佛悬。

夜深寒不寐,钟打晓霜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过青峰寺

雨过松花落野亭,泉声何处响泠泠。

洞开幽壑腥龙气,石断危岩卧虎形。

深院钟声僧饭白,虚堂幢影佛灯青。

荒斋寂坐尘心净,修竹千竿月满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